2015年12月22日上午,華云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在公司總部揭牌成立。院士專家工作站系政府推動,以企事業單位創新需求為導向,以兩院院士及其團隊為核心,依托省內研發機構,聯合進行科學技術研究的高層次科技創新平臺。華云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由考察到建站歷經三年,最終塵埃落定。
制造業是國家工業的主導力量,在國民經濟中發揮了主要作用。我國憑借巨大的制造業總量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我國制造業在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也面臨著“高端不足、低端過剩、產品競爭力低”的問題,迫切需要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的轉變,實現產業升級。
目前我國的制造業還處于成形制造階段,生產出來的零部件還僅僅是滿足圖紙要求,質量和可靠性不高,并不能夠滿足一些關鍵的零部件和核心系統的要求,所以高端關鍵零部件長期依賴于進口,受制于人。我國許多制造企業已陷入拼成本、拼價格的紅海競爭。
低端零部件制造業入行門檻不高,小作坊式的經營模式不斷壓縮著行業生存的空間,對許多規模型企業造成巨大沖擊。面對生產成本不斷攀升、企業利潤持續下滑的艱難困境,企業經營者心力交瘁、難以為繼。
為擺脫這種現狀,由趙振業等九位院士共同提出的《關于“抗疲勞制造”的核心技術》已經得到國務院的批復,其中就包含華云公司全球首創的豪克能專利技術。
豪克能專利技術是機械制造領域的一項顛覆性創新,它是一項實現中國機械制造對西方高水平機械制造彎道超車的一項技術,也是促進中國制造由大變強的一項技術。
利用高聚焦的激活能瞬間喚醒金屬零件的表面塑性與活力,再利用高頻沖擊能進行強化與微變處理,從而獲得鏡面與改性零件,其工序名稱為豪克能加工,簡稱“豪”。
歷經十二年的發展與沉淀,豪克能專利技術已在軍工、航天、高鐵、船舶、汽車、工程機械制造以及通用機械制造等行業廣泛應用,打破了西方發達國家在高端制造領域對我國企業建立的技術壁壘。
讓一種機床擁有多種加工能力,選擇最佳的操作組合方案,實現鏡面與改性加工,這種柔性便是豪克能專利技術賦予顧客的最大的競爭優勢。
豪克能專利技術創始人趙顯華先生在殘余應力和金屬精密加工領域建樹卓著,是國家標準委員會委員、國家科技部高新技術評選專家、中國精密協會首席技術專家、西南交通大學碩士生導師、影響濟南經濟實業精英。豪克能專利技術是趙顯華先生將能量加工完美應用于機械加工領域的智慧結晶。
非傳統的機械加工思維,顛覆了傳統機械加工格局,豪加工走機械加工軌跡,無切屑產生,屬能量加工范疇,涉及金屬物理、振動、超聲、應力等多個領域,一次加工,同時解決冷、熱加工中的六大問題:
一、實現了加工Ra≤0.2。
二、疲勞壽命提高100倍以上。(經我國首席抗疲勞制造專家趙振業院士驗證,豪加工后的試件疲勞壽命達108次。華云公司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機械研究所共同籌建中國長壽命零部件研究院,生產基地坐落于豪克能產業園。)
三、表面形成納米層。(納米加工技術是現代科學與現代技術結合的產物,清華大學材料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學院先后與豪克能研究院合作,共同建立聯合實驗室,共同致力于豪克能專利技術在納米加工領域的應用。)
四、消除拉應力并預置可控壓應力,層深可達3mm,數值為-500--1600。
五、耐磨性提高50%。
六、耐腐蝕性提高50%。(山東大學材料學實驗室、浙江大學材料力學實驗室報告顯示,豪加工后的樣塊,抗磨制、拋光、酸洗性能是其他加工工藝的數倍。)
一幕幕驕人業績——豪克能專利技術在航空發動機、航天飛行器、神州飛船制造、列車大提速、軍械制造等重大課題中攻堅克難、綻放異彩,這種榮耀鼓舞著華云人不斷探索的腳步。
ISO9001:2008國際質量體系認證、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產品取得歐盟CE認證、豪克能聯合實驗室、碩士生導師單位、建有院士工作站、濟南市科學技術獎、高端裝備制造創新型企業、豪克能數控表面加工機床經省科技廳鑒定為國際先進水平、豪克能球面車床經省科技廳鑒定為國內領先水平、濟南市企業技術中心等證書。
華云公司以豪克能專利技術為依托與院士團隊、中航集團、鐵科院、GE集團、西門子、清華大學、西南交大、西北工大等簽訂技術合作協議,構建全球豪克能設備制造藍圖,譜寫中國創造華美篇章。